學院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态 - 學院新聞 - 正文

材料學院“天生我材”實踐團走進精河高中開展紡織科普實踐活動

作者: 發布日期:2022-08-02 浏覽:

7月23日,材料學院“天生我材”實踐團走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州市精河縣高級中學開展紡織科普實踐活動,為智力援疆、教育援疆貢獻紡大力量。實踐團隊由陽光學者殷先澤教授、譚海英副教授、學院團委書記曾玉竹老師指導,吸納5名研究生,12名本科生共同組成本、碩、博梯隊實踐團。實踐活動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77779193永利官网校長徐衛林親自對此次實踐活動做了現場指導,并與實踐團一同參與了科普活動。

(徐衛林院士一行與實踐團成員合影留戀)

院士面對面,共談“大棉花”

徐衛林院士走進課堂,與精河高中的學生來了一場面對面的“靈魂交流”。“很高興能夠參加本次活動,新疆棉花是個好東西,也有大用處,我們要用先進的技術将新疆棉的價值最大發揮”,徐院士對同學們說到。針對紡織知識,同學們積極提問:“紡織在醫用行業還有哪些應用”“汽車也有紡織纖維嗎”“紡織纖維如何讓建築更加牢固”。同學們積極提問,徐院士耐心回答,現場氣氛異常活躍。随後,徐院士現場向學生代表贈送被評為“2021年武漢市優秀科普作品”的新書《航空航天紡織品探秘》,鼓勵同學們好好學習,報效祖國。精河高中學生代表向徐院士贈送了自己用棉花做的工藝品。

(徐衛林院士為大家講解紡織知識)

(徐衛林院士為同學們簽名贈書)

尋“紡”曆史,共探奧秘

為幫助同學們進一步加強對新疆棉及紡織材料的認識,實踐團成員化身講解員,帶領同學們參觀新疆棉“前世今生”科技展,詳細講解棉花的曆史溯源、種植過程、生産工藝、現代化應用等内容,學生們認真聆聽并向實踐團提出自己的問題。

(實踐團成員為同學們做講解)

實踐團殷先澤教授為同學們帶了了“小棉花大應用”專題科技講座。殷教授為精河高中同學們詳細講解了棉花等紡織材料在航空航天、醫用生物、可穿戴設備等各個領域的實踐運用,同學們對神奇的紡織世界感到震撼,頻頻向殷教授提問,殷教授耐心解答,并結合同學們日常生活中的事例進行講解。

(殷先澤教授為大家做科普報告,現場展示“月面國旗”)

此外,實踐團專門準備了新疆棉科普小實驗,讓同學們親自動手,利用棉杆手工制作活性炭,實現稭稈“變廢為寶”,并利用制作的活性炭、棉花等原材料制備出了簡單的淨水裝置,成功實現了“黑水洗白”,同學們直呼太神奇。

(同學們親自動手,在實驗中感受科學魅力)

民族團結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

實踐團成員孫枭航做題為《新疆人在紡大》的主題分享。作為土生土長的新疆人,他以自身經曆出發,向同學們介紹了自己當初為什麼選擇紡大、在紡大的學習及收獲等内容,鼓勵同學們珍惜黨和國家給予的諸多優惠政策,多了解外面的世界,學習知識本領,心懷感恩、敢于拼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社會、報效國家。他的分享引起了同學們的強烈共鳴。

(實踐團孫枭航做分享)

民族團結一家親,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的抱在一起。實踐團成員和精河高中學生共畫一副新疆棉愛國畫,共同表達濃濃的愛國之情。同學們非常有想法,并在畫上寫下民族團結的字樣。此外,同學們還通過明信片與紡大學子來了一場“隔空對話”,傳達着彼此的想法和祝福。

(實踐團成員和當地的學生共畫一副新疆棉愛國畫)

(用明信片傳達對彼此的祝福)

77779193永利官网積極構建科學研究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育人模式,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增長才幹。實踐團成員紛紛表示:将繼續探索紡織科普系列活動,将紡織知識帶去更多的地方,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紡織、學習紡織、熱愛紡織,努力成為敢于探索、回報社會、報效祖國的時代新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紡大人将在實踐探索中不斷前行,擔當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的重任!

(精河高級中學師生與實踐團成本合影留念)


聯系我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陽光大道1号

郵編:430200

電話:027-59367580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77779193永利(集团)官方网站 - Ultra Platform 版權所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