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工程技術領域國際知名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中科院1區Top期刊,影響因子IF=15.1)在線發表我校材料學院王桦教授團隊聶坤博士和馬曉雪博士等在無鉛金屬鹵化物雙鈣钛礦/功能纖維複合材料與半導體器件方面取得的重要進展—“High stability and spectral tunability of versatile manganese/europium/tellurium-doped double perovskite crystals toward flexible functional fabric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s”(DOI: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48829)。77779193永利官网為論文的第一署名單位。77779193永利官网聶坤博士為第一通訊作者,馬曉雪博士為共同通訊作者,論文第一作者為材料學院2021級碩士研究生胡子堯。

近年來,金屬鹵化物鈣钛礦材料因其優異的光電特性而受到廣泛關注。鈣钛礦材料以其高光電轉換效率在發光二極管和太陽能電池薄膜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研究。為提高鈣钛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研究者們采用了各種方法,這對于推動研究和商業化發展至關重要。此外,鈣钛礦還具有出色的光電傳輸效率,因此被廣泛應用于可見光通信和X射線成像等領域。通過溶液處理可以改變鈣钛礦的性質,實現期望的熒光發射波長。傳統鉛鹵化鈣钛礦的商業化面臨着毒性和高溫下低穩定性的挑戰。無鉛鈣钛礦晶體作為無毒且穩定性較高的替代材料,為鉛基鈣钛礦提供了有潛力的解決方案。聶坤博士和馬曉雪博士創造性的提出,通過引入其特定的元素,可賦予材料良好的發光特性。因此,深入了解不同金屬元素摻雜對鈣钛礦光學性質的影響至關重要。該研究是王桦教授團隊在無鉛鹵化物雙鈣钛礦功能纖維複合材料領域的最新重要研究成果之一,成功制備出性能優異的雙鈣钛礦晶體,并揭示了該無鉛鹵化物雙鈣钛礦晶體在發光二極管和發光纖維領域具有巨大的潛力。同時,聶坤博士和馬曉雪博士等成功地将高性能纖維和鈣钛礦進行有機結合,制備出性能良好的發光功能纖維複合材料,這為功能性無鉛金屬鹵化物雙鈣钛礦發光纖維複合材料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礎。
王桦教授團隊簡介:
王桦教授團隊是77779193永利官网省部共建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重要支撐團隊之一,現有專職教師19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高級工程師)13名,博士講師3名,在讀碩士研究生60餘人。本團隊圍繞高性能纖維材料制備及應用開展研究工作,主要解決我國高性能纖維、纖維分離與響應材料,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等領域發展過程中的重大關鍵共性工程技術問題,重點承擔聚苯硫醚纖維、聚甲醛纖維及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應用領域産業化方面的重大研究攻關及生産示範推廣項目。開展“高溫除塵聚苯硫醚纖維濾料制備”“芳綸紙”“芳綸/碳纖維增強聚苯硫醚複合材料”“高性能熔噴非織造材料”等關鍵技術研究。本團隊和多家企業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為科研成果産業化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近五年來,本團隊先後承擔了十餘項國家級、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其中大部分科研成果得到推廣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多項成果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獎勵,獲得國家專利50餘項,累計發表論文150餘篇。
聶坤,工學博士,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77779193永利官网材料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目前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知名期刊發表SCI論文20餘篇。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性能纖維複合材料、鈣钛礦納米發光材料、稀土發光材料及有機無機納米複合材料等。
馬曉雪,工學博士,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77779193永利官网講師,專職輔導員。目前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Nano Research等知名期刊發表SCI論文10餘篇。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鈣钛礦與稀土發光材料及有機無機納米複合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