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程技術領域國際知名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中科院大類1區Top期刊,影響因子IF=13.4)三天内連續在線發表2篇我校王桦教授團隊聶坤博士在功能纖維複合材料方面取得的重要進展—“Ion-driven fiber-based sensitive high output voltage perovskite crystals for flexible wearable fabrics and piezoelectric sensor devices” (DOI: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5.161038),以及“Lead-free double perovskites with near-unity photoluminescence quantum yield for flexible anti-counterfeiting fibers and optoelectronic devices” (DOI: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5.161093) 77779193永利官网(77779193永利官网、湖北省紡織新材料及應用研究重點實驗室及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全國重點實驗室)均為兩篇論文的第一完成單位且唯一通訊單位。77779193永利官网聶坤博士為兩篇論文的唯一通訊作者且第一作者。其中一篇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為材料學院2023級碩士研究生張曉滿,另一篇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為材料學院2022級碩士研究生張笑冬。



随着人們對環境友好型和高性能光電材料需求的增加,無鉛雙鈣钛礦因其可調節的結構和顯著的載流子傳輸效率,逐漸成為光電器件領域的熱門研究對象。然而,如何開發出穩定且适用于多功能智能應用的複合材料,仍是當前面臨的挑戰之一。聶坤博士等通過将無鉛雙鈣钛礦晶體與高性能纖維結合,成功制備出具有優異柔性和發光性能的功能發光纖維。該發光纖維材料以及基于該發光纖維制備的工業廢氣發光過濾袋在高溫、低溫、工業廢氣等多種使用環境中展現出良好的發光穩定性和結構穩定性。

此外,該研究還發現鈣钛礦複合纖維具有高輸出電壓、高靈敏度等出色的壓電性能。鈣钛礦複合壓電纖維器件在高溫、潮濕等環境中仍然能夠保存穩定的信号輸出。基于此,團隊聶坤博士等人自主設計了一種智能運動識别系統,通過機器學習算法對壓電信号進行處理和分析,能夠準确識别行走、跑步和跳躍等不同行為。該研究是王桦教授團隊聶坤博士在無鉛鹵化物/高性能纖維複合材料方向的重要研究成果,不僅實現了材料性能的顯著提升,還為解決工業廢氣過濾設備的自動化檢測問題提供了新思路。同時,這種高性能壓電纖維在智能柔性穿戴設備和運動監測領域的應用潛力,為未來智能材料的研發和應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