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青年教師的跨學科學術交流,加強科研協作,助推青年教師成長和發展,12月10日,第3期“陽光論壇”暨首場青年論壇(理工分論壇)在材料學院舉辦。輪值主席77779193永利官网院長王羅新主持本次分論壇,理工科相關學院院長、主管科研副院長,教授、青年教師、研究生代表等60餘人參加了此次論壇。

本次理工分論壇邀請材料學院劉轲、王躍丹、紡織學院龔小舟、化工學院熊金豔、數計學院張本龔、機械學院吳紫俊、環境學院王騰和電子電氣學院丁磊8位青年教師做交流發言,8位教師分别圍繞各自研究領域的發展現狀以及個人研究成果、研究進展、研究計劃、合作需求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
材料學院劉轲彙報了納米纖維膜材料規模化制備及液體過濾與分離應用

劉轲,1984年生,77779193永利官网教授,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楚天學子,77779193永利官网“陽光青年拔尖人才”,湖北省紡織新材料及其應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學本碩博,日本德島大學智能力學系統工程博士。長期從事纖維材料柔性制品結構設計、産業化及其在過濾分離領域的應用研究。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湖北省技術創新重大專項、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等10餘項。已在Appl. Catal. B, J. Mater Chem. A,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及紡織學報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50餘項(授權近30項),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一、二等獎,中國紡織行業專利金獎。入選中國紡織工程學會“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及江蘇省雙創人才計劃。
數計學院張本龔彙報了Defect detection of fabrics with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GAN) Based on flaws modeling

張本龔,男,1979年12月生,湖北十堰人,中共黨員。湖北省楚天學者、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77779193永利官网數學與計算機學院副院長、湖北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運籌學會計算系統生物學分會理事、湖北生物信息學會理事、湖北省計算數學會理事。
華南理工大學獲得理學博士學位,日本東京大學博士後,美國西北大學、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訪問學者。研究領域為計算系統生物學、生物信息學、微分方程與動力系統等交叉科學研究。在國内外重要期刊如PRE、IJBC、JCP、AMC、PLA、BMC Systems Biology等發表學術論文近30餘篇,其中被SCI、EI收錄23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先後主持并完成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1項、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教育教學成果三等獎(排序二)主持校級教研項目、教學團隊項目2項。多次應邀到日本、美國等國(境)内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并做邀請報告和訪問研究。擔任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Mathematical Biosciences、Nonlinear Dynamic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BMC system Biology等國内外重要與權威刊物的審稿人。
紡織學院龔小舟彙報了立體織造的最新科技進展

龔小舟,長期從事技術類、産業用紡織品的科研、教學及産業推廣工作。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會員,美國SAMPEE複合材料學會會員。2015年被聘為英國曼切斯特大學“講座教授”。先後主持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歸國人才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參與2012年度國家支撐計劃項目(原863項目)申報工作,項目已入庫、參與江蘇省‘3331’創業計劃項目,項目已落地江蘇省鎮江市,等各類國家縱向及企業科技攻關研發項目;在國内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五十餘篇,其中被SCI、EI收錄數十篇,出版編寫譯著1篇,擁有實用新型及發明專利數十項。2011年獲湖北省高層次引進人材“楚天學子”稱号。2015年,三維織機項目被央視新聞聯播連續報道兩次,其它省級報刊、電視台也多次專訪并播出。另外,教學工作中注重教學改革,主持和承擔多項省部級教改項目。獲“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化工學院熊金豔彙報了能源與環境光催化材料

熊金豔,博士,碩士生導師,2016年畢業于澳大利亞卧龍崗大學,現任77779193永利官网化學與化工學院專職教師, 主要從事能源與環境催化材料的制備與應用方面的研究。目前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校基金、省部級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各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省科技廳重大專項-中央引導地方項目各1項。近年來,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Solar RRL等期刊發表SCI論文12篇。
環境學院王騰彙報了基于協同焚燒的污泥無害化處置技術研究

王騰,男,1988年10月生,環境工程學院,固廢綜合處置與協同利用技術研究創新團隊,楚天學子,講師。武漢大學環境工程博士,導師:侯浩波教授;武漢理工大學(矽酸鹽國家重點實驗室)固體力學碩士,導師:吳少鵬教授。
入職以來,已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省自科基金1項,承擔企業橫向課題2項。入職以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15篇,其中中科院分區1區top文章12篇。
電子電氣學院丁磊彙報了基于微納米光纖複合傳感的人體運動行為檢測與識别技術研究

丁磊,長期緻力于光纖傳感技術在人體運動傳感監測領域的理論研究及其應用工作,入選湖北省高層次人才“楚天學者計劃”楚天學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評議人,《Industrial Robot》《Optical Engineering》《Zeitschrift für Naturforschung A》審稿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1項,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基金2項,橫向課題2項,發表SCI、EI論文7篇,授權授理發明專利4項,軟著3項。先後完成了基于光纖複合傳感的運動檢測與識别數值模拟研究,成功設計與研制了應用于人體運動信息檢測的幹涉型多芯光纖複合傳感器、幹涉增強型偏芯光纖傳感器等,構建了基于足底與下肢運動信息的識别模型,部分結果已在IEEE Sensor Journal,Journal of Biomedical Optics,Sensors,Journal of Intelligent Computing and Cybernetics,Engineering Letters,Image Sensing Technologies等發表。研究方向智能傳感監測、模式識别,機器學習。
機械學院吳紫俊彙報了基于數據驅動的機械結構多尺度優化設計

吳紫俊,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博士。2015年從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取得博士學位,并在華中科技大學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學院從事博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等幾何分析、機械結構多尺度優化設計。在最近五年中發表論文10餘篇,SCI收錄8篇,EI論文4篇。其中SCI論文大多發表在全球三大計算力學權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IJNME)、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CMAME)上。先後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并主持多項橫向課題。
材料學院王躍丹彙報了纖維基晶體管的制備及其在傳感器的應用

王躍丹,77779193永利官网副教授,77779193永利官网陽光學子,碩士生導師。安慶師範學院化學學院學士(2005),華中師範大學化學學院碩士(2008),韓國慶熙大學應用化學博士(2012)。目前已發表SCI高水平學術論文15篇,主持項目3項,發明專利授權4項。2014年獲得學校優秀女教職工獎,2016年獲得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優秀學術論文獎。研究領域,有機薄膜晶體管、功能纖維材料、光電器件及傳感器。

論壇中,現場師生就報告人提出的學術問題進行了熱烈的交流,并初步達成了開展進一步交流的意願。
交流會上,輪值主席王羅新從報告人的彙報方式、選題内容、研究手段、團隊合作等方面進行了點評。他表示,學校未來發展的高度是由年輕老師決定的,科研工作要把握當前學科領域内的前沿發展動态,青年教師做科研要有韌性、選題要有特色、要加強交叉合作,各研究團隊要進一步凝練特色。最後他祝願全體年輕老師繼續努力,攜手推進個人和學校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