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号下午,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化學系李鈞教授應邀到訪材料學院,并作了以“Breaking The Intrinsic Materials Limits For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Using Hierarchical Core-Shell HybridStructure”為題的學術報告。材料學院部分教師及研究生參加了報告會。
報告上,李鈞教授首先介紹了在美國的工作單位堪薩斯州立大學,随後介紹了自己在美國的一些研究領域及取得的成果,最後根據材料學院的背景選取垂直生長碳納米纖維在電化學儲能領域應用進行詳細的介紹。講述了電池儲電原理,介紹了他的目前在研的工作,通過采用三維納米核/殼結構,有效地将Li+在固體中的擴散距離減少到10nm左右,将锂離子電池包括矽負極、锂金屬負極及五氧化二釩正極進行了詳細全面的介紹。

最後,提問環節上李鈞教授均做了詳盡的回答,提出科學研究要勇于突破傳統思維定勢,使大家獲益匪淺。
李鈞,男,1966年5月生,博士,教授。1987年畢業于武漢大學化學系,1995年獲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化學博士學位,1995.08-1997.02于美國康奈爾大學做博士後研究,1997.03-1998.08于美國亞利桑那州任應用科學家,1998.09-2000.09供職于新加坡材料及工程研究院任研究員,2000.09-2007.07期間供職于美國國家航空及太空總署艾姆斯研究中心任高級研究員,課題組長。現任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化學系教授(終身教職),擔任美國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Nanotechnology高級主編。目前主要從事碳納米管及其它氧化物一維納米線材料的合成及在微電子、熱傳導、生物傳感器、動力與儲能電池、超級電容器等領域應用,獲得過美國自然科學基金(NSF),美國衛生院(NIH),美國太空總署(NASA)等1000多萬美元的研究資助。在國際著名刊物Science、Annu. Rev. Phys. Chem.、Nano Lett.、ACS Nano、J. Am. Chem. Soc., Adv. Funct. Mater.等發表高水平論文140多篇,被引用4600多次,H-index為33,曾被《Nanotech Briefs》雜志授予Nano50傑出發明家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