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工動态

學工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生天地 - 學工動态 - 正文

[轉]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提醒你:要向校園不良網貸說“不”!

作者:祝捷 發布日期:2017-04-13 浏覽:

随着網絡借貸的快速發展,部分不良網絡借貸平台采取虛假宣傳的方式和降低貸款門檻、隐瞞實際資費标準等手段,誘導學生過度消費,侵犯學生合法權益,造成不良影響。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再次發出預警,提醒廣大學生遇到經濟方面困難需要幫助時,請及時找學校資助部門,不要輕易相信不良網絡借貸平台,不要心懷僥幸,不要過度消費,努力養成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


1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提醒廣大學生

一要“擦亮眼睛”,增強防範意識,謹慎使用個人信息,不随意填寫和洩露個人信息,對于推銷的網貸産品,切勿盲目信任,提高自身對網貸業務的甄别、抵制能力。


二要“找準組織”,上學遇到經濟困難時,請及時找學校資助部門,隻要上學有經濟困難,國家和學校都會提供适當幫助,解決學費、住宿費問題,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解決生活費問題,以國家助學金為主;解決突發臨時困難問題,以臨時困難補助等為主;解決綜合能力和生活補助問題,以勤工助學等為主。


三要“理性消費”,培養勤儉意識,摒棄超前消費、過度消費和從衆消費等錯誤觀念,合理安排生活支出,不盲從、不攀比、不炫耀。



鍊接:


1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校園網貸風險防範集中專項教育工作的

通知

随着網絡借貸的快速發展,一些P2P網絡借貸平台不斷向高校拓展業務,部分不良網絡借貸平台采取虛假宣傳的方式和降低貸款門檻、隐瞞實際資費标準等手段,誘導學生過度消費,甚至陷入“高利貸”陷阱,侵犯學生合法權益,造成不良影響。


  專家分析,校園不良網貸存在諸多風險:

  一是高利貸、誘導貸款、提高授信額度易導緻學生陷入“連環貸”陷阱

  二是部分校園借貸平台利用少數學生金融知識匮乏,鑽金融監管空子,誘導學生過度消費

  三是校園不良網貸平台存在信息盜用風險,被冒用身份者可能會面對信用記錄被抹黑及追債等問題

  四是校園網貸平台“校園代理,層層分包提成”等發展模式破壞正常校園秩序,暴力追債現象威脅學生人身安全


  為此,教育部鄭重提醒廣大青年學生:

  要充分認識網絡不良借貸存在的隐患和風險,增強金融風險防範意識要樹立理性科學的消費觀,養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秀品質要積極學習金融和網絡安全知識,遠離不良網貸行為。


1

銀監會:禁止向未滿18歲的在校大學生提供網貸







做好校園網貸的清理整頓工作。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不得将不具備還款能力的借款人納入營銷範圍,禁止向未滿18歲的在校大學生提供網貸服務,不得進行虛假欺詐宣傳和銷售,不得通過各種方式變相發放高利貸。

聯系我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陽光大道1号

郵編:430200

電話:027-59367580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77779193永利(集团)官方网站 - Ultra Platform 版權所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