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下午,由教育部聯合人民網共同主辦的“四史”思政大課第四堂課:“同上社會主義發展史思政大課”在人民網等直播平台順利播出。材料學院組織各班級同學通過電視直播、網絡視頻等多種渠道進行收看,并開展學習交流活動。各同學在學習後紛紛發表感言。


材料類12002班楊骞同學:正确認識我國社會主義所處的曆史階段,是制定和執行正确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依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從一個不受重視的貧窮落後國家逐漸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國式脫貧到中國式小康,中國發展速度到中國發展模式,中國發展觸動到中國發展震撼,為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選擇。中國在為本國探索實現現代化之路的同時,也為廣大的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個不同于西式道路的選擇。在馬克思主義世界曆史理論看來,世界不同國家交往越緊密,“曆史也就越是成為世界曆史。”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同時在今天看來,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恩格斯說過,每一個時代的理論思維,包括我們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曆史的産物。今天我們進入了新時代、提出了新思想,就更需要以曆史的眼光去審視曆史的中國,更需要以曆史的思維去把握時代的曆史性意義。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曆史發展的洪流中繼往開來,不斷奮進,奪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的偉大勝利。



材料類12006班肖雨峰同學:今天觀看四史講堂後,了解了社會主義發展史,經曆了六大階段。從空想社會主義的産生和發展,到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到列甯領導十月革命勝利并實踐社會主義,到蘇聯模式逐步形成,到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的探索和實踐,再到我們黨作出進行改革開放的曆史性決策、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四史的學習過程中,我更加認清了社會主義發展的不容易,在中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确領導下,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于變革,勇于創新等等,我國已經實現了許多在外國看來不可能實現的夢想。以史鑒今,砥砺前行。我一定會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知識,且提升自身黨性修養和政治覺悟,勇擔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材料類12006班汪祥霄同學:在世界的發展潮流中,一直都是資本主義領先于社會主義,而蘇聯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大國,給我們一定的啟發,也帶動了部分國家發展社會主義,但是由于強調計劃經濟,使得蘇聯國家内部發展的事态逐年下降,最後也不攻自破了,其他學習社會主義的國家也逐漸減少,隻有中國堅持下來了社會主義制度,因為在中國内部社會主義制度是在不斷的調整,不斷的完善,立足于中國的國情和廣大人民的利益,将社會主義制度逐漸的改革和完善,讓它變成了我們自己的社會主義制度,期間的探索曆程之艱難令人唏噓,但是大局未變,人民群衆對中央制定的計劃和方向,始終保持着堅定的态度,就這樣我們逐漸找到了合适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制度,這是其他國家學不來也偷不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