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想過,有一天會以校友的身份寫下我與紡大的故事。離開紡大兩年多了,即便踏入了新的校園,卻依舊和許多老同學一樣,時不時會想起在紡大的點點滴滴,然後恨不得時光能倒流。
回首剛進入紡大的我,那時候,什麼都不懂。一切都充滿新奇,一切又都有些陌生。于是,和大家一樣,帶着青澀與迷茫,就這樣稀裡糊塗的開始了我的大學生活。轉眼四年過去,畢業時,我有幸成為了更好的自己,實現了自己的一個個小目标。
有時候會想,在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四年裡,紡大究竟賦予了我什麼?如果時光真的可以倒流,讓我重新回到大一,我又将怎樣度過?四年裡,偶爾也會感慨,好像到頭來什麼也沒學到,可細細一想,卻真的收獲了很多。最重要的,當然是學會了思考。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思考自己接下來的每個人生階段該怎麼走。于是,才會在周圍的同學都渾渾噩噩度日的時候,主動去聯系導師進入實驗室學習,最後才會取得讓自己滿意的結果。這其中,最應該感謝的,是材院和我的導師張宏偉老師。如果沒有材院開放包容和鼓勵科研的大環境,我想可能我的許許多多的想法都扼殺在搖籃裡了。如果沒有張宏偉老師無私的奉獻和耐心的指導,我想我也堅持不到最後,甚至早已放棄了科研之路。如今,即使在新的校園裡,這些無形的東西,依然會影響着我,激勵着我前進。
在紡大的四年裡,也讓我明白,人是需要有反思精神的。反思過去,才能讓自己活得更精彩。如今這個階段,我們面臨的選擇越來越多,以緻有時候我們會忘了初心,逐漸偏離軌道。在每個失去動力的時刻,我也總會想起在紡大度過的點點滴滴。那些或對或錯的經曆,總是教會了我一些道理,也鼓勵着我保持耐心,保持真心,保持初心。
在紡大的四年裡,更讓我明白,做好選擇很重要,但學會付出更重要。在選擇面前,我們容易糾結,是因為我們太在意得失。如今的社會裡,每個人都追逐最大化,想利益最大化,結果最大化,卻吝啬付出。可是,有舍才有得。況且,生活中原本有很多東西是不需要計較的。喜歡就去付出,隻有付出了才會覺得值得,然後才會發自内心的堅持。回首自己在紡大的那些經曆,也無不印證着有付出必然會有回報的道理。在面對衆多選擇的時候,每每想起這些,我既滿懷感激,也更加堅信,凡事不吝啬付出,靜候結果就好。
母校教會了我很多很多,四年時光賦予我的也遠遠不止如此。和許多同學一樣,即便畢業離開了紡大,我也仍會想利用每一個假期再回去一次,也仍會時不時關注着它的變化,然後帶着新的動力繼續人生的征程。
撰稿人:材料學院2012級校友廖曉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