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科研成果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态 - 教學科研成果 - 正文

材料科學進入ESI全球前1%

作者: 發布日期:2020-12-08 浏覽:

    近年來,學校堅持“一元領先、多元并進、突出特色、競争發展”的學科建設思路,以“立德樹人、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追求卓越”為行動指南,實施“學科綜合實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不斷優化以理工為主體,人文藝術和經濟管理為“兩翼”的“一體兩翼”學科布局,引導廣大教師積極從行業應用領域挖掘基礎科學問題、深入進行基礎研究,服務和引領紡織及相關産業發展。2020年11月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學指标數據庫)顯示,我校材料科學和化學進入ESI全球前1%。

ESI材料科學涵蓋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紡織科學與工程等相關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近年來,我校材料學院、技術研究院、紡織學院在材料科學方面形成了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非織造材料與工程等多個穩定的學科方向。依托“省部共建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紡織纖維及制品”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一批國家級平台,彙聚了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國家傑青”、“萬人計劃”等一批高層次人才隊伍;在纖維基高性能和功能材料既有優勢學科方向的基礎上,重點建設纖維材料的交叉學科研究、高性能纖維材料、生物醫用材料、功能材料和3D打印材料與技術等研究領域,在國際刊物上發表了高水平論文767篇、他引7386次,材料科學總體水平位居全國147位、全球962位。

ESI是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是基于科睿唯安公司(原湯森路透知識産權與科技事業部)WoS所收錄的全球12600多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文獻記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數據庫。ESI對全球所有高校及科研機構的SCI、SSCI庫中近11年的論文數據進行統計,按被引頻次的高低确定出衡量研究績效的阈值,分别排出居世界前1%的研究機構、科學家、研究論文。ESI針對22個專業領域,通過論文數、論文被引頻次、論文篇均被引頻次、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和前沿論文等6大指标,對國家/地區科研水平、機構學術聲譽、科學家學術影響力以及期刊學術水平進行全面衡量。目前,ESI已成為當今世界範圍内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标工具之一。


上一條: 2020年專利成果

下一條: 2019年SCI論文發表

聯系我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陽光大道1号

郵編:430200

電話:027-59367580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77779193永利(集团)官方网站 - Ultra Platform 版權所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