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建設

當前位置: 首頁 - 人才培養 - 研究生教育 - 學科建設 - 正文

碩士點介紹

作者: 發布日期:2017-03-31 浏覽:


          77779193永利官网始建于2010年,是湖北省重點一級學科,擁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通過5年的發展,學院擁有“紡織新材料及其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紡織纖維及制品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湖北省“紡織新材料及其應用”重點實驗室等三個國家省部級研究平台,一個材料測試中心。現有專任教師39人,其中教授9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人)、副教授20人、講師1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8人(留學歸國博士20餘人);學院有國家傑青、_特聘教授1 人,“陽光學者”特聘教授1人,“陽光學者”講座教授9人,”陽光學子”1人;1人獲得第六屆“湖北省十大傑出青年”。近幾年來,承擔了包括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863計劃項目、973前期預研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40餘項,科研經費累計超1000餘萬元。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400餘篇,其中被SCI/EI收錄30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40餘項。對外積極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後同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俄羅斯等國家及我國香港、台灣地區以及國内衆多兄弟院校、研究機構和企業單位建立了廣泛的學術合作關系。現培養研究生32人,畢業7人,就業簽約率100%。    

   學院共分五個學科方向:基于纖維材料的交叉學科研究、高性能纖維材料、生物醫用材料、功能材料3D打印材料與技術研究等五個學科方向,具體研究内容如下:

   (1)新型功能纖維材料提出了熔融共混相分離宏量制備熱塑性聚合物納米纖維的新方法;形成了自主創新的在線反應共聚制備具有抗菌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紡織品的新技術;發展了纖維材料的功能化技術及其在生物、能源、電子等交叉學科領域的應用研究;開辟了幹法紡絲纖維功能化的新途徑。

   (2)高性能纖維材料:聚苯硫醚超細纖維的産業化開發及其在高溫過濾、锂電池隔膜、重金屬吸附、催化劑負載等領域的應用;導電纖維用納米填料開發及應用;高性能纖維混凝土的制備及應用;高強高模液晶聚芳酯纖維開發;對位芳綸納米纖維的宏量制備與産業化開發。

   (3)生物醫用材料:基于天然蛋白質、多糖的骨組織生物材料;織物與非織物醫用材料與制品;天然與合成高聚物複合載藥緩釋纖維;生物醫用金屬化合物。

   (4)纖維儲能/換能材料:以纖維/織物為基材,制備可編織超級電容器材料及器件;開發性能穩定的全織物納米晶太陽能電池和柔性锂離子電池;負載相變儲能材料作柔性蓄能保溫織物。

   (5)3D立體成型:高性能3D打印光固化樹脂;3D打印纖維/樹脂複合材料;3D編織纖維光敏樹脂預浸料;3D打印紡織品。

 

聯系我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陽光大道1号

郵編:430200

電話:027-59367580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77779193永利(集团)官方网站 - Ultra Platform 版權所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