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目标
1、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必要的技能,具有在材料與化工專業領域獨立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和擔任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有較強的表達能力。
2、具有堅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社會主義祖國,遵紀守法,品德優良,服從國家需要,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3、具有實事求是的學風和嚴謹的治學态度,理論聯系實際,具有艱苦奮鬥,為祖國建設事業獻身的精神。
4、能夠熟練地運用一門外語閱讀本專業的文獻資料并能撰寫學術論文。
5、身心健康。
二、招生對象
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曆(或本科同等學力)人員。
三、培養方向
1、現代紡織材料成形理論及加工新技術
本方向涉及新型纖維成紗及紡絲技術、新型及特種織造技術及裝備、紡織CAD等。聚焦纖維及其集合體成形與裝配,在新型纖維結構設計與成形理論、纖維集合體成形理論與方法等方面形成了特色與優勢。主要包括:(1)纖維成形理論及關鍵技術(2)纖維集合體加工成形新理論和新技術(3)多維多尺度紡織品成形理論和加工方法(4)特種織物成形及其裝備的加工新技術(5)新型紡織漿料的合成及加工新方法(6)數字化紡織及智能制造新理論及其應用。
2、新型紡織材料及紡織品設計
本方向涉及新型紡織材料的開發與表面修飾、特種紡織品的設計構築、紡織品的功能化及其高附加值利用等。以纖維材料與紡織品為研究對象,在紡織材料與制品的組分-分子聚集态-尺寸層級結構-纖維服役行為-功能性設計等方面,形成了特色與優勢。主要包括:(1)新型纖維材料的開發及高值利用(2)成纖高聚物的組裝行為及結構設計(3)特種防護紡織品設計與制備(4)生物醫用紡織品設計與制備(5)智能紡織品設計與制造(6)紡織品功能整理及應用。
3、功能材料與綠色染整新技術
本方向包括生物質紡織新材料、功能紡織品及綠色染整新技術。主要研究天然多糖及蛋白質等原料的綠色紡絲工藝;開發出具有特殊性能的纖維材料,重點研制具有生物可降解、醫療、衛生、保健、人體可吸收等功能的新型纖維材料;通過纖維改性或後整理技術研究開發環境友好的具有阻燃、衛生保健、防輻射、防紫外、電磁波屏蔽、智能性等功能的紡織品;以節能減排為目标,對印染廠現有的傳統加工工藝進行優化、改革、并利用相關領域的最新成果,研究新型染整清潔生産技術和理論,利用納米、生物、仿生、化學等技術研究和開發生态染整技術、染整清潔生産新工藝、新技術等。
4、精細化學品開發與應用
本方向主要研究紡織化學品和新型催化劑等精細化學品的制備及應用工藝過程。探讨各種紡織化學品的分子及超分子結構設計及其構效關系,高效能(強吸附、低泡沫、易滲透、超柔軟且親水)紡織助劑的制備及應用,特色高分子助劑的功能性基本理論,功能性活性染料的設計等,實現紡織産品的多功能化;探讨催化新材料的設計和制備,以及催化新材料在環境保護、石油化工和精細化工過程中的應用,提出催化劑制備的新方法、新路線,為工業應用提供綠色新材料,探索催化新材料結構與催化性能的關系,實現環境友好催化過程。
5、高技術紡織品開發與應用
本方向以紡織材料為研究對象,探索各種功能使紡織品在環境、生物、能源、電子等領域的應用,通過綜合各學科領域的先進技術體現紡織材料的獨特性能與優勢。通過研究新型、綠色功能性整理劑以及利用纖維改性技術,開發具有保健、舒适、衛生、防護等功能的人類及環境友好型紡織品。主要包括:(1)纖維材料功能化改性理論及關鍵技術(2)纖維基環境淨化材料(3)生物醫用紡織材料(4)柔性能源電子材料(5)可穿戴智能紡織品設計與先進制造技術(6)環境友好複合材料的制作、性能分析和應用。
6、高性能纖維
本方向主要研究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學結構高性能纖維的制備與應用。高性能纖維具有如耐強腐蝕、低磨損、耐高溫、耐輻射、耐高電壓、高強度高模量、高彈性、反滲透、高效過濾、離子交換、導光、導電等特點,大都應用于工業、國防、醫療、環境保護、尖端科學等各方面。本方向主要涉及聚苯硫醚超細纖維的産業化開發及其應用;高性能纖維混凝土的制備及應用;高強高模液晶聚芳酯纖維的開發;對位芳綸納米纖維的宏量制備與産業化開發。
7、功能高分子及其複合材料
本方向主要研究具有各種功能的高分子及其複合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向具有光、電、磁、能源、生物和分離效應的功能材料延伸,為航空航天、近代通訊、電子工程、生物工程、醫療衛生和環境保護等各個方面提供各種新型複合材料。本方向主要包括:高性能有機矽複合材料、可發光納米材料制備及功能性織物開發;導電纖維與導電織物的制備及其在可穿戴電子産品領域的應用、熱塑性澱粉材料的制備及其應用;基于快速成型技術的生物醫用材料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尤其是創傷修複用生物醫用材料的開發和産業化研究;以生物大分子或天然纖維為基礎,通過自組裝和結構修飾等方法,構建具有微納米尺度的仿生醫用材料和器件,應用于皮膚、髒器、骨等軟硬組織的修複,為重大疾病治療提供新材料和新方法;高性能纖維增強複合材料、三維及二維編織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功能複合材料(透波、防彈、耐溫、防腐、導電)、3D打印複合材料的結構設計、成型工藝、性能檢測等研究,該領域的特色及優勢研究方向為編織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
四、學習年限與學分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材料與化工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采取理論學習和實踐環節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基準學制為3年。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學習年限一般為3年,其中累計在校學習時間不少于1年。本專業實行彈性學習年限,研究生可連續完成學業,也可分階段完成學業。最長學習年限為6年(休學創業的研究生可在規定的最長學習年限基礎上延長2年)。
全日制材料與化工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采用課程學習、工程實踐和學位論文(工程設計)相結合的培養方式。課程學習和工程實踐環節總學分不少于33學分,其中課程環節不少于25學分(學位課程最低要求19學分),實踐環節應修滿8學分。
五、培養方式
1、按校研究生培養相關要求,分别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課程學習階段實行集中在校學習方式。
2、實行雙導師制。校内學術導師和校外實踐部門導師,以校内導師為主。校内導師主要負責研究生的業務指導和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導師應參與實踐過程、項目研究、課程與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
六、課程設置
材料與化工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體系由學位課、非學位課和專業實踐三個部分組成。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具體課程信息見《材料與化工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設置及學時分配表(全日制或非全日制)》附件1。
七、實踐環節
1、專業實踐(8學分)
本專業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在學期間,必須保證不少于6個月的實踐教學,可采取集中實踐和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應屆本科畢業生的實踐教學原則上不少于1年。學生應提交實踐學習計劃,撰寫實踐學習總結報告,并由實踐單位相關人員與導師對研究生的實踐情況進行考核,考核合格獲得實踐環節學分。
2、參與案例研究與開發活動(3學分)
本專業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在學期間,應主動參與導師的研究與開發活動,原則上不少于1年時間。學生應提交案例開發的實踐計劃,撰寫案例設計和學習總結報告,并由實踐單位相關人員與導師共同對研究生的實踐情況進行考核,考核合格獲得實踐環節學分。
八、學位論文
1、論文選題及形式
研究生在導師指導下,于第2學期末完成論文選題工作。研究課題必須具備科學性、創新性和可行性,應盡可能與相關的科研項目相結合。論文的内容主要包括新材料、新産品開發、發明專利及應用等。學位論文總字數約3.5萬字左右。
2、開題報告
研究生應于第3學期向各培養學院申請開題。開題報告中要求研究生向開題審核委員會報告論文選題的意義、國内外的研究現狀、課題研究方案與計劃、預實驗的結果等。審核委員會對開題報告進行集體讨論,提出意見,認可後确定論文題目,方能正式開展論文階段工作。文獻實際使用量不得少于20篇(部),其中外文文獻不得少于15篇(部)。
3、論文中期檢查
在第4學期對學位論文進行中期檢查。主要檢查内容:
(1)論文工作是否按開題報告預定的内容及論文計劃進度進行,如存在與開題報告内容不相符的部分,請說明其原因;
(2)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參加的科研學術情況;
(3)目前存在的或預期可能出現的問題,拟采用的解決方案等;
(4)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和研究内容(如與開題報告内容不符,必須進行論證說明)
(5)論文按時完成的可能性。
4、不端行為檢測
結合學校《77779193永利官网碩士學位授予細則》,報告材料與化工專業學位點研究生的不端行為檢測比例,明确研究生論文的檢測結果和認定,給出“直接通過”、“修改再檢”和“不通過”的百分比。
5、學位論文評閱
對申請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均須送本專業相關院校進行雙盲審核,審核結果至少兩票及格及以上者,方可進入答辯程序。
6、預審或預答辯
預答辯采用報告會形式,研究生向答辯小組提交學位論文成果紙質稿(檢查當日提交現有成果打印稿一份,提交論文目錄每位評審老師各一份),報告會由答辯小組組長主持,研究生自述時間為25分鐘,并回答答辯小組專家的提問。
7、答辯
(1)對答辯準備、答辯程序、答辯委員會組成的要求。
答辯時,研究生需向答辯委員會出示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及與課題有關的報告、樣品和設計模型等。答辯委員會委員應具有合理的職稱結構,一般應具有高級職稱或博士學位,其中必須包含一位校外答辯委員。依據答辯程序,答辯會應首先選出答辯委員會主席,并在主席的主持下按程序有條不紊地進行。答辯結束後,答辯委員會主席代表答辯委員會當場宣布成績,并提出相應的修改意見。
(2)創新要求
論文須反應出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所學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理論、知識、方法和手段,通過技術創新、算法研究和改進,分析與解決紡織、服裝應用領域的實際問題;具備應用項目或産品的研制與開發能力,能夠體現具有一定創新意識、獨立從事材料與化工相關科學研究和工程應用的能力。研究結果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3)學位論文及答辯要求
①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實際工作時間不少于1年。
②碩士研究生應按照碩士學位論文寫作及答辯的有關規定和要求,進行學位論文的撰寫、同行專家評審和論文答辯。
③碩士學位論文是碩士生培養質量和學術水平的反映,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研究生獨立完成。
④學位論文對所研究的課題應當有新的見解,論文工作應采用先進的實驗手段、科學的研究方法,使碩士生在科研方面受到較全面的基本訓練。
⑤碩士生在學期間,需達到學校對碩士生學術論文發表或科研成果的要求和所在學科的有關規定,方可要求審議學位。
九、學位授予
材料與化工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修滿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和學分,完成專業實踐環節并通過考核,完成學位論文工作并通過論文答辯,經學院教授委員會和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可被授予碩士畢業證書和工學碩士學位。
十、文獻閱讀
材料與化工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重點關注纖維材料、紡織成形加工新技術、新型染整技術等相關著作、期刊,具體文獻閱讀目錄見附件2。
附件1.材料與化工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設置及學時分配表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課程類别 |
課程編号 |
課程名稱 |
學分 |
學時 |
開課學期 |
考核方式 |
開課單位 |
備注 |
學位課 |
全校公共必修課 |
Y215A0001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2 |
36 |
1 |
考試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6學分 |
Y211A0001 |
工程倫理 |
1 |
18 |
2 |
考試 |
管理學院 |
Y214A0004 |
綜合英語 |
3 |
54 |
1 |
考試 |
外國語學院 |
學科必修課 |
Y206B0003 |
數理統計與随機過程 |
2 |
36 |
1 |
考試 |
數計學院 |
6學分 |
Y201B0002 |
現代紡織加工技術 |
2 |
36 |
1 |
考試 |
紡織學院 |
Y201B0004 |
材料檢測與表征技術 |
2 |
36 |
1 |
考試 |
紡織學院 |
Y203B0021 |
現代紡織加工技術 |
2 |
36 |
1 |
考試 |
化工學院 |
Y203B0022 |
材料檢測與表征技術 |
2 |
36 |
1 |
考試 |
化工學院 |
Y216B0009 |
現代紡織加工技術 |
2 |
36 |
1 |
考試 |
技術研究院 |
Y216B0013 |
材料檢測與表征技術 |
2 |
36 |
1 |
考試 |
技術研究院 |
Y207B0012 |
現代紡織加工技術 |
2 |
36 |
1 |
考試 |
材料學院 |
Y207B0013 |
材料檢測與表征技術 |
2 |
36 |
1 |
考試 |
材料學院 |
專業方向必修課 |
Y201B0014 |
産業用纖維制品 |
2 |
36 |
2 |
考試 |
紡織學院 |
方向1: 7學分 |
Y201B0007 |
數字化紡織新技術 |
2 |
36 |
2 |
考試 |
紡織學院 |
Y201B0017 |
紡織複合材料結構與性能 |
2 |
36 |
1 |
考試 |
紡織學院 |
Y201B0003 |
研究生論文寫作指導 |
1 |
18 |
2 |
考試 |
紡織學院 |
Y201B0018 |
纖維物理與化學 |
2 |
36 |
2 |
考試 |
紡織學院 |
方向2: 7學分 |
Y201B0005 |
新型紡織品設計與功能開發 |
2 |
36 |
1 |
考試 |
紡織學院 |
Y201B0008 |
數學圖像處理及在紡織中應用 |
2 |
36 |
2 |
考試 |
紡織學院 |
Y201B0003 |
研究生論文寫作指導 |
1 |
18 |
2 |
考查 |
紡織學院 |
Y203B0003 |
研究生論文寫作指導 |
1 |
18 |
1 |
考試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方向3: 7學分 |
Y203B0018 |
染色物理化學 |
2 |
36 |
1 |
考試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Y203B0020 |
新型纖維與功能紡織品 |
2 |
36 |
2 |
考試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Y203B0023 |
精細化學品的制備與應用 |
2 |
36 |
1 |
考試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Y203B0003 |
研究生論文寫作指導 |
1 |
18 |
1 |
考試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方向4: 7學分 |
Y203B0011 |
材料化學工程 |
2 |
36 |
1 |
考試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Y203B0015 |
催化劑工程 |
2 |
36 |
2 |
考試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Y203B0023 |
精細化學品的制備與應用 |
2 |
36 |
1 |
考試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Y216B0003 |
研究生論文寫作指導 |
1 |
18 |
2 |
考查 |
技術研究院 |
方向5: 7學分 |
Y216B0011 |
新型紡織成型理論與技術 |
2 |
36 |
2 |
考試 |
技術研究院 |
Y216B0012 |
染整工藝學 |
2 |
36 |
2 |
考試 |
技術研究院 |
Y216B0014 |
先進紡織材料與設計 |
2 |
36 |
1 |
考試 |
技術研究院 |
Y207B0005 |
研究生論文寫作指導 |
1 |
18 |
1 |
考試 |
77779193永利官网 |
方向6:7學分 |
Y207B0003 |
材料科學與工程進展 |
2 |
36 |
1 |
考試 |
77779193永利官网 |
Y207B0002 |
現代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2 |
36 |
1 |
考試 |
77779193永利官网 |
Y207B0007 |
高技術纖維 |
2 |
36 |
2 |
考試 |
77779193永利官网 |
Y207B0005 |
研究生論文寫作指導 |
1 |
18 |
1 |
考試 |
77779193永利官网 |
方向7:7學分 |
Y207B0003 |
材料科學與工程進展 |
2 |
36 |
1 |
考試 |
77779193永利官网 |
Y207B0006 |
功能材料 |
2 |
32 |
2 |
考試 |
77779193永利官网 |
Y207B0011 |
現代材料加工 |
2 |
36 |
2 |
考試 |
77779193永利官网 |
非學位課 |
選修課 |
Y201C0010 |
纖維成形技術 |
2 |
32 |
2 |
考查 |
紡織學院 |
方向1,2: 6學分 |
Y201C0002 |
紡織複合材料結構與性能 |
2 |
32 |
2 |
考查 |
紡織學院 |
Y201C0011 |
學科前沿講座 |
2 |
32 |
2 |
考查 |
紡織學院 |
Y201C0004 |
計算機程序設計與紡織品CAD |
2 |
32 |
2 |
考查 |
紡織學院 |
Y201C0012 |
新型整理技術 |
2 |
32 |
2 |
考查 |
紡織學院 |
Y201C0006 |
紡織機械與電子技術 |
2 |
32 |
1 |
考查 |
紡織學院 |
Y203C0007 |
高等環境化學 |
2 |
32 |
2 |
考查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方向3,4: 6學分 |
Y203C0011 |
表面活性劑化學 |
2 |
32 |
2 |
考查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Y203C0012 |
染整新技術 |
2 |
32 |
2 |
考查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Y203C0013 |
學科前沿講座(染整方向) |
2 |
32 |
2 |
考查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Y203C0014 |
高等有機合成 |
2 |
32 |
2 |
考查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Y203C0015 |
催化劑工程(專) |
2 |
32 |
2 |
考查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Y216C0010 |
纖維材料改性原理與技術 |
2 |
32 |
2 |
考查 |
技術研究院 |
方向5: 6學分 |
Y216C0011 |
功能纖維及功能紡織品 |
2 |
32 |
2 |
考查 |
技術研究院 |
Y216C0012 |
産業用紡織品的開發 |
2 |
32 |
2 |
考查 |
技術研究院 |
Y216C0013 |
織物結構設計 |
2 |
32 |
2 |
考查 |
技術研究院 |
Y216C0015 |
可穿戴智能紡織材料 |
2 |
36 |
2 |
考查 |
技術研究院 |
Y207C0023 |
智能纖維材料 |
2 |
32 |
2 |
考試 |
材料學院 |
方向6,7:6學分 |
Y207C0002 |
功能薄膜材料 |
2 |
32 |
2 |
考試 |
材料學院 |
Y207C0007 |
光電子材料與器件 |
2 |
32 |
2 |
考試 |
材料學院 |
Y207C0008 |
生物醫用材料 |
2 |
32 |
2 |
考試 |
材料學院 |
Y207C0011 |
高聚物改性技術 |
2 |
32 |
2 |
考試 |
材料學院 |
Y207C0016 |
新能源材料與技術 |
2 |
32 |
2 |
考試 |
材料學院 |
補修課 |
Y201D0001 |
紡織材料學 |
|
32 |
1 |
考查 |
紡織學院 |
不計學分 |
Y201D0002 |
紡織加工工藝原理 |
|
32 |
1 |
考查 |
紡織學院 |
實踐環節 |
專業實踐 |
8 |
54 |
|
|
培養學院 |
8學分 |
學位論文 |
|
|
|
|
培養學院 |
不計學分 |
+
附件2.
材料與化工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文獻閱讀主要書目和期刊目錄
序号 |
著作或期刊名稱 |
作者或出版單位 |
備注 |
1 |
紡織物理(第2版) |
于偉東,儲才元(東華大學出版社) |
必讀 |
2 |
纖維和紡織品測試技術(4版) |
潘志娟(中國紡織出版社) |
必讀 |
3 |
纖維化學與物理 |
詹懷宇(科學出版社) |
必讀 |
4 |
紡織化學 |
劉妙麗(中國紡織出版社) |
選讀 |
5 |
紡織材料學 |
于偉東(中國紡織出版社) |
選讀 |
6 |
生物醫用紡織品 |
王璐,金馬汀(中國紡織出版社) |
選讀 |
7 |
Textbook of Polymer Science, 3rd Ed. |
Fred W. Billmeyer, Jr. (John Wiley & Sons, 1984) |
選讀 |
8 |
Principles of Polymerization, 4nd Ed. |
George Odian (John Willey & Sons, 2004) |
選讀 |
9 |
高分子化學,第三版 |
潘祖仁(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3) |
選讀 |
10 |
高分子物理,修訂版 |
何曼君等(複旦大學出版社, 1990) |
選讀 |
11 |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
Sage Publish company |
必讀 |
12 |
紡織學報 |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 |
必讀 |
13 |
Dyes and Pigments |
Elservier |
必讀 |
14 |
印染 |
上海市紡織科學研究院 |
必讀 |
15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
必讀 |
16 |
Composites Part B-Engineering |
Elservier |
選讀 |
17 |
Biomaterials |
Elservier |
選讀 |
18 |
Nature Materials |
Springer Nature Limited |
選讀 |
19 |
Materials Today |
Elservier |
選讀 |
20 |
Advanced Materials |
John Wiley & Sons, Inc. |
選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