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目标是一個專業的最頂層設計,學生經過一段時間工程實踐之後,預期能夠達到的職業和專業成就,它包括了基本要求(知識、能力、素質)、專業領域、職業特征、人才定位和職業能力。專業培養目标的合理與否直接決定着培養目标是否可以起到人才培養的導向性作用,故制定專業培養目标合理性評價有重要意義。
為了保證培養目标合理性評價工作有效推進,學院規定了培養目标合理性評價工作責任機構、評價周期、評價内容、信息收集的渠道和方法、評價結果的形成過程等。
一、評價責任人和審核責任人
培養目标合理性評價小組由教學副院長、學工副書記、教授委員會、專業負責人、課程負責人、教學秘書、2-3名行業/企業專家等組成,教學副院長為組長。
1.評價責任人:教學副院長是培養目标合理性評價責任人,負責培養目标的合理性評價,主要職責是收集評價信息,實施培養目标合理性評價,分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實跟蹤。學工副書記組織實施培養目标合理性評價調研及訪談;專業負責人負責收集評價信息,實施培養目标合理性評價、分析改進;課程負責人參與評價信息的收集,協助培養目标合理性評價與分析;院教學秘書負責培養目标合理性評價材料及文檔的歸集管理。
2.審核責任人:教授委員會是培養目标合理性評價審核責任人,主要負責審查評價信息的合理性,以及培養目标合理性評價報告。
二、評價周期
評價周期一般為4年,或者與77779193永利官网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政策相一緻。在執行過程中也可根據人才培養需求、國家政策等進行相應調整。
三、評價内容
培養目标合理性評價的主要内容包括:
1.培養目标是否符合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需要
培養人才主要是為國家社會經濟服務,首先要以符合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需要來評價培養目标的合理性。
2.培養目标是否符合學校的人才培養定位
專業培養目标的設定,要符合整個學校的發展定位。專業作為學校的單元組成部分,人才培養目标的設定,要以學校人才培養總體目标為導向。
3.培養目标是否符合利益相關者的期望
培養目标的制定需要滿足專業教師、學生、用人單位、行業部門等利益相關者的期望。
四、信息收集的渠道和方法
培養目标合理性評價主要依據是根據工程教育發展趨勢,通過本科教學質量檢查及座談會、學院教學工作會議、專業教學研讨會、用人單位座談會及訪談、校友座談會及訪談、用人單位和畢業生問卷調查、行業及企業專家意見征詢等渠道收集獲取,用于評估專業培養目标是否與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學校人才培養定位、就業崗位需求等相吻合。培養目标合理性評價依據的種類、收集對象、收集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培養目标合理性評價的依據收集
依據種類 |
收集渠道 |
收集方法 |
研讨記錄 |
應屆及往屆畢業生 |
座談會 |
專業教師 |
教學研讨會 |
學院領導、相關責任教授、教師代表 |
學院教學工作會 |
用人單位 |
向招聘人員及用人單位相關人員了解企業對學生培養的需求 |
行業及企業專家 |
邀請或拜訪專家 |
問卷調查 |
應屆及往屆畢業生 |
畢業生調查問卷 |
用人單位 |
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反饋調查問卷 |
行業及企業專家 |
專業培養方案專家審核意見表 |
第三方信息 |
第三方機構 |
第三方調查報告 |
五、評價結果的形成過程
培養目标進行合理性評價時需考慮多方參與、多種途徑評價的方式,以确保評價的全面性和合理性。評價的主要措施包括從校内和校外進行多方面的評價,主要有:
1.專業教學研讨會
專業負責人定期召開教學研讨會,由本專業教師參加,聽取教師對培養方案合理性的評價,特别是培養目标和學校人才定位的一緻性。
2.應屆畢業生座談
每年由學院或系組織,采取随機抽樣的方式,邀請應屆畢業生進行座談,聽取他們對就業期待、專業培養目标、課程設置、實踐環節等各方面的意見。
3.校友座談和調研
由學院學工副書記負責收集本專業往屆畢業生訪談和調研意見,了解畢業生事業發展狀況和各項能力表現等各方面情況,根據這些統計數據評估本專業培養方案的合理性。
4.用人單位座談和調研
本專業充分利用每年召開的校友會、畢業生招聘會、宣講會、教師參加的科研教學研讨會、校企合作等機會,廣泛接觸用人單位和社會人士,征求他們對本專業畢業生能力的評價意見,同時結合用人單位調查獲取數據,作為本專業培養目标評價的依據。
5.行業及企業專家意見征詢
向企業行業專家以及同行發出邀請函,邀請他們參與專業培養目标的合理性評價,并對意見進行綜合分析,将分析結果應用到培養目标修訂中。
六、評價結果的使用
1.培養目标合理性評價小組彙總整理上述反饋數據和相關調研報告,進行認真分析,形成專業培養目标合理性評價報告。
2.培養目标合理性評價報告,提交學院教授委員會審核。
3.根據審核通過的培養目标合理性評價報告,由專業負責人、課程負責人和2-3名企業/行業專家為主要成員的培養目标修訂小組修訂培養目标。
77779193永利官网材料學院
2019年4月12日